今年以来,温江区供销社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全过程,加强农资流通监管、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农资供应、组建成立了“温江区农资流通协会”、提档升级农资放心店,打造具有供销特色的为农服务品牌等关键环节的系列化服务,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截止到目前,区内现有农资经营网点108家,由供销社直接参与管理的农资放心店75家(其中:五星级店17家、四星级店21家、三星级店37家),全部持证上岗(其中:高级庄稼医生72人,中级高级庄稼医生42人),市场占有配送率达85%以上,未发现一例农资产品质量问题。
一、加强农资流通监管,确保农资产品安全。一是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张挂宣传横幅和图画、展示实物样品、发放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农资法律知识,讲解如何识别假劣农资商品、购买优质农资商品和打假维权的常识;二是配合农业执法大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农资配送企业和25家农资放心店经营的化肥、农药和种籽进行抽样检查。3月—7月区供销社出动检查人员95人次,车辆30台次,检验农药、化肥、种籽等标签标识近200个;三是对农资经营企业实行“前置许可”,凡在我区范围内经营农资产品,必须经区供销社进行资质审查合格后方可办理营业执照才能经营。一经发现企业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立刻会同相关部门取消营业执照和经营资格。
二、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农资供应。一是领导重视,加强统筹安排,实行春耕农资供应“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把春耕生产农资供应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二是严把农资商品进货质量关,对所有销售的农资商品做到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认证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农村市场,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利益;三是自觉执行农资价格调整政策,把服务放在首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继续开展农资商品配送到户、质量承诺到户、服务到户、让农民群众使用放心化肥、放心农药的“三到户、两放心”活动。截止到7月底,全区共销售尿素1200吨,碳铵5000余吨,过磷肥4000余吨,各种混配肥4000吨,农药320吨,农膜250吨。
三、加强行业自律意识,成立“温江区农资流通协会”。行业协会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微观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觉性具有重要作用,区供销社充分利用政府授权和自身组织体系完整等优势,大力发展行业协会。7月8日,由区域内农资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资经营业主组建的“温江区农资流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现有会员83个(其中:单位会员10个,个人会员73个)。协会的宗旨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为“三农”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农资行业服务,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挥“服务、协调、自律、维权”功能;配合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市场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区域,确保农民群众能用到安全、环保的放心农资产品。
四、实施农资放心店提档升级,打造供销特色服务品牌。一是建立诚信便民服务机制,大力开展“两放心”(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和“三到户”(质量承诺到户、科技服务到户、商品配送到户)活动。二是对农资放心店实行“六统一”(统一标识、采购、配送、经营、服务、销售价格)和“二公开”(公开举报电话,公开服务承诺制度)。三是增强供销合作社系统控制力,确立2家供销农资主渠道经营企业作为配送中心,使用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向社会公开承诺“供销农资无假货”。四是整合全区进货渠道,联采直购农资,从源头上保证农资质量。五是依托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直供直施和统防统治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今年拟提档升级10家农资放心店,现已改造2家,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10家农资放心店提档升级目标任务。